来源:网络整理 2024-09-11 11:12 1001

摘要:材料学学位点介绍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科源于原冶金部、有色工业总公司下属的昆明工学院材料学科,其教学、科研的布局密切围绕着国家有色金属行业和云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有色金属,四十余年来为国家冶金、机...

材料学学位点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科源于原冶金部、有色工业总公司下属的昆明工学院材料学科,其教学、科研的布局密切围绕着国家有色金属行业和云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有色金属,四十余年来为国家冶金、机械、材料加工等行业及云南省的地方经济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学科始建于1960年,1996年获得材料学硕士点,1998年获材料学博士点,材料学于2001年被评为云南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准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2005年获云南省省级重点专业,2006年获云南省一类省级重点学科。同时具有材料工程工程硕士和材料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昆明理工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基础,学科特色鲜明,是我国材料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材料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相关企业、部分科研院所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现代材料学科更注重研究各类材料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和综合性。材料学及其发展不仅与揭示材料本质和演化规律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相关,而且和提供材料工程技术的材料加工有密切关系。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了解材料的性质、组织与结构、合成与加工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掌握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工艺过程、设备原理、工模具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毕业生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新产品与新工艺研究开发、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营销与贸易及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该学科依托于教育部稀贵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中心,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研发平台。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的总体培养目标是经过相关专业训练,培养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扎实宽广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广博的专业知识,熟识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加工和测试分析技术,成为能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研究、教学工作或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的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具有结合材料科学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行创新性基础研究、开发应用与工程研究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外文研究论文。具有熟练的外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5.具有在本领域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的能力。适合于在与材料研究开发有关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生产部门工作。
领域作出具有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教学
本学科在教学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强调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个人科研探索精神的养成,开设与材料学有关的各种理论课程,如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程、固体物理、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材料加工原理、固态相变理论、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与仿真、晶体缺陷与强度、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同时对硕士生和博士生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活动。
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2~4年,基本学习年限为2.5年,科学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攻读本专业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8年,基本年限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8年(含硕士阶段),基本年限5年。在校期间博士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最低要求为1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1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总学分最低要求为40学分(含硕士阶段的学位课、必修课、部分选修课和博士阶段的课程)。提倡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硕士生需参与课题组的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开展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课程学习期间,要保证每学期从事科研、学术活动的时间。硕士研究生需获得的学位课程学分为14学分,非学位课中必修课学分7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82人。
三、科研
本学科近几年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云南省国际合作、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获得过省部级奖共10项、获其他科研奖4项。2001年以来获各项科研项目133项。目前,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12篇,其中,sci收录62篇,ei收录130篇,istp收录34篇;出版教材3部、专著5部,译著1部;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的成果25项;授权专利23项。
鼓励学生在完成课题论文同时积极自主科研工作,我学科博士研究生冯晶同学荣获2009年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近年来,不断凝聚学科方向,注重科技对社会的服务,在重大工程研究项目中,凝炼材料科学问题,形成了几个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特种有色金属功能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究、有色及稀贵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究、泡沫铝及其先进制备技术研究、有色金属层状板带材复合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研究。着重研究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材料性能和工艺参数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变形机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控制理论、异种金属固相复合的可行性预测及质量控制技术,以及有色及稀贵金属材料基础理论及拓宽功能应用,提升稀贵金属材料的性能和产业能力目前已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相互促进的格局。
本学科拥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基础,与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有长期合作交流。可将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交换到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等国内知名大学学习。
四、教师队伍
本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本科、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系列完整教育体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知识层次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拥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2人,形成了强有力的学术队伍,教师具有较好的学缘结构,均为全国985学校毕业,60%以上有过海外留学或合作研究经历。现材料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院长校长易健宏教授等。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