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理 2024-09-11 11:33 1001

摘要: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昆明工学院化学工程系(简称“化工系”)。1978年冶金部决定并经原国家教委同意,无机物工学专业改办为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专业,学校将化工系更名为环境工程系。1990年更名为...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昆明工学院化学工程系(简称“化工系”)。1978年冶金部决定并经原国家教委同意,无机物工学专业改办为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专业,学校将化工系更名为环境工程系。1990年更名为环境工程及化学工程系,1999年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年在国内率先开设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院设有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系和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系。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给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至今学院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两个院士工作站;环境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云南省一类重点学科和a类高峰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名列b ,位居全国10-20%;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环境科学与工程排第26名,前13%。
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正高职27人,副高职26人,讲师2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66人。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各1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云南省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云南省“兴滇人才奖”、云南省敬业奉献模范、云南省产业领军人才各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人,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9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0人;拥有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1个。
六十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已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人才9000余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7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出版论著50余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0余篇,专利授权100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规模达2.14亿元。
学院拥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中心、冶金及化工行业废气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部典型行业环境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昆明)中心、云南省高校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环境土壤科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恶臭挥发性有机物控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目前总建筑面积18000余m2,拥有国内领先的环境风洞等科研设施,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超过4000万元。拥有昆明理工大学土壤环境与生态安全、昆明理工大学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昆明理工大学水环境新型污染物防治等省级创新团队3个,云南省高校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科技创新团队1个,校级创新团队6个。
学院被列为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云南省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品牌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为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特色专业,入选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已建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环境毒理学”为云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有环境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废物资源化及综合利用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环境土壤与生态安全创新团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工人先锋号”,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和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学院与众多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涵盖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等群体,涉及联合培养、科研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多个层次的稳定友好合作关系。
学院秉承“环泽天下,学达四境”的院训,抢抓历史机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术立院为宗旨,以科教兴院为目标,以人才强院为战略,朝着建设一流学科、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